张殿恩,男,1963年8月生,中共党员,河北唐山人,博士研究生,硕士生导师,现为北京联合大学教授、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、教育部普通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评估专家。曾任北京联合大学外语部主任、党支部副书记。长期致力于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,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、省部级科研项目,出版学术专著2部,主编并出版教材(含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)近10部,发表学术论文(含SSCI一区和《外语界》等)30余篇。兼职《中国应用语言学》《外语教育研究前沿》审稿专家,担任BETS、人人讲英语、商务英语和PETS 等高级口语考官。
求学奋进:从专科生考上南开大学
高中毕业后的那个夏天,家乡的农场急需小学英语教师。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承担了这份责任。他清晰地记得,当他第一次走进那所偏远的小学时,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地触动了他,也正是家乡孩子的渴望,点燃了他的外语梦。当他看见报纸上刊登关于国家缺少外语人才的版面时,更加坚定了学习外语的决心。在当小学教师的第二年,他利用业余时间,认真准备考试,成功进入了河北省唐山市教师进修学院招收的小学英语进修班,在进修学院的日子里,他如饥似渴地学习,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,他的英语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。梦想的指引,让他勇往直前,在第三年结束时,他鼓起勇气,决定参加高考,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大学,实现了自己的外语梦。
读大学时的张殿恩(前排左三)
张殿恩在大学期间始终保持着对英语学习的热情,他刻苦钻研,勤奋学习,积极参与课堂讨论,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,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。他还经常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,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,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、突出的领导才能和乐于奉献的精神,张殿恩老师成为了优秀毕业生,最终留校担任英语系辅导员兼团总支书记,开启了他在教育事业的崭新篇章。
爱岗奉献:与学生同台考研,深研教学新模式
在唐山师范学院任英语系副主任时,面对新的职业挑战和身边才华横溢的年轻同事,他意识到自己的本科学历已经不足以支撑他继续前行,于是,他决定考取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,因为那里汇聚了国内顶尖的英语教育资源。
在唐山师范学院工作期间,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英语助教进修班(后排左九)
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毕业
当被问到与学生同台竞技是否会有压力时,张殿恩教授坦言:“我选择与学生同台竞技,是希望能够以身作则,激励他们不断进取。”“如果我考过了,对学生来讲,它是一种正向作用。”张殿恩说,“他们会看到,只要努力,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。而如果我失败了,我也可以坦然面对,告诉学生们,失败并不可怕,重要的是从中吸取教训,不断进步。”他还成为了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两所高校的双博士生,大家谈起都说他像深埋的肥沃土壤中的种子。在数字浪潮的冲击下,张殿恩敏锐地捕捉到互联网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,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,以及网络空间蕴藏的巨大潜能。于是,他探索线上教学的新天地,将课堂搬到了云端,借助先进的在线平台,打破时空界限,让知识传播不再受地域限制。

负责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
带领团队,他成功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《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“线上线下”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》,“拥抱人工智能”成为了他新时期的座右铭。他坚信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,更是伙伴,能够助力师生共同成长,实现人机和谐共生的教育新境界。
发挥余热:62岁的张老师,依然站在大学讲台上
2023年8月31日,张殿恩退休了。但对他而言,退休不是终点,而是新事业的起点。他应北京城市学院之邀,作为“银龄教师”返聘。当年9月3日,便来到了北京城市学院继续发挥余热,为青年教师和学生传道授业解惑。

承担英语专业课堂教学
他承担了北京城市学院多门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。课堂上,他激情洋溢,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知识,将枯燥的理论与生动的实例相结合,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。
他说在讲台上发光,让他很快乐,面对学生为学生传播知识,让他从心态方面变得年轻积极,作为银龄教师,张殿恩老师,希望在身体依然年轻的时候,用自己与时俱进的理念,让更多同学受益。
担任课程思政教学大赛评委
除了教学工作,张殿恩教授还积极参与青年教师的指导。青年教师队伍,对于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要,“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”,他教会青年教师更好的教学,也经常与青年教师交流教学经验,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法,帮助他们快速成长。他还承担了学术论文的指导工作,耐心地为青年教师和学生讲解论文撰写,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,帮助他们提高学术水平。
关心下一代:对青年一代的谆谆教诲,殷殷期盼
张殿恩教授精神矍铄地站在大学讲台上。当问到张殿恩教授作为银龄教师,要干到什么时候时,他笑道:“干到我干不动为止。”

指导青年教师
在张殿恩教授的眼中,青年一代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。他始终关注着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,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,为青年一代提供着指导和帮助。强国不仅仅需要学子们的努力,更需要青年教师用自己的芳华,接过前辈的大旗。张殿恩教授也同样支持着青年教师的发展,告诉自己在路上的吸取的经验,青年教师的路便会更加葳蕤。他鼓励我们,一定要勇于追求梦想、敢于担当责任。 即使筚路蓝缕,也会春和景明。